笑傲江湖一直是我最喜歡的金庸武俠小說,
這部算是非常「政治」的一部小說
書中所描寫的武林爭鋒,將它引伸為政治惡鬥來解釋實在是恰如其分
例如:
被絕對權力所腐敗的東方不敗和任我行
象徵偽君子的岳不羣、欲建立霸權的左冷禪
隱居陋巷、捨棄權力不用,象徵「隱士」的任盈盈…..等等
就像金庸在後記所言,笑傲江湖沒有任何的歷史背景所撰寫的只是「人性」。
金庸爺爺說的好:
「影射性的小說並無多大意義,政治情況很快就會改變
只有刻劃人性,才有較長期的價值。」
也許就是沒有任何背景設定的緣故,
笑傲江湖的情節與人物特別能引起我的共鳴
鹿鼎記和書劍恩仇錄的反清復明
對現代這種族群平等、四海一家的普世價值而言
讓人很難理解為何天地會、紅花會、沐王府寧可無視已經安定的康雍乾時代
放棄身家性命也要恢復漢人正統不可…….
射鵰英雄傳與神鵰俠侶的故事背景,一為北宋、一為南宋
前者對抗的是金人、後者對抗的是蒙古人
同樣都是對抗「非漢人正統」
天龍八部的喬峰,也是因為身上流著契丹人的血液而不容於天下.......
這種所謂對抗外族入侵的情節,同樣難以引起我的共鳴。
這也難怪,21世紀的現代,
在非美國本土度過大半童年時光、「非正統白人」的歐巴馬都能當上美國總統了
所謂的「外族」定義在21世紀到底要如何定義,也是一件很弔詭的難題。
但是「笑傲江湖」完全沒有所謂「對抗外侮」的情節
所描寫的就只是單純的「人性」,
書中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在每一個朝代中都有,在台灣、在文化背景迥異的外國也會出現。
華山派的劍宗、氣宗之內鬥;嵩山派欲併吞五嶽劍派的野心
城府極深、表面道貌岸然卻暗中爭奪僻邪劍譜和五嶽盟主的岳不羣
夢想著「千秋萬載、一統天下」的日月神教…………..
對比現今的社會情狀、政治人物或是政治事件
會發現很多跟書中不謀而合~~~
令狐冲是我最喜愛的金庸筆下的男主角
他是個天生的隱士,對權力沒有興趣
即使任我行以「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日月神教副教主盛情相邀
他只想追求個人的自由及個性的舒展
當他被親如父母的岳不羣、寧中則和最親愛的小師妹岳靈珊誤會時,
他也是秉持著「你們要這樣想我,我也管不着」的豁達態度
雖然心中有許多煎熬痛苦,他也只能用這種想法安慰自己
而令狐冲所承受的誤會,
就是來自於尊師岳不羣和小師弟林平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對比岳不羣的外號「君子劍」,可真謂是諷刺之極 !
「人們只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事情」
從令狐冲的有苦難言上,得到了最佳的註解。
任盈盈也是我最喜歡的女主角之一
金庸筆下我喜歡的女性角色很多
射鵰英雄傳的黃蓉;書劍恩仇錄的霍青桐、李沅芷;
神雕俠侶的郭襄、程英、公孫綠萼、古幕派祖師婆婆林朝英:
倚天屠龍記的殷素素、蛛兒、金花婆婆;鹿鼎記的雙兒
飛狐外傳的程靈素;天龍八部的木婉清、秦紅棉
白馬嘯西風的李文秀;越女劍的青兒
在我心中都難分軒輊~~~~
書中最讓我感概萬千的一段就是衡山派劉正風和魔教長老曲洋之間的友情
礙於江湖上魔教(日月神教)與正教勢不兩立、水火不容的情勢
劉正風宣佈金盆洗手、退隱江湖
從此不問江湖世事、與音律上的莫逆之交平靜的享受琴蕭合奏之樂
無奈這種微薄的願望也無法達成,
所謂的正教人士用與魔教比之有過之而無不及的陰險手段,
殺害劉正風的家人和眾弟子們………
只為了要脅劉正風允諾群豪,必定親手殺了他的魔教至交-曲洋……….
原本喜氣洋洋的金盆洗手之日、成了腥風血雨之所
舉著正義的旗幟、將所有與他不同的聲音妖魔化
所謂的正教與魔教又有何分別呢 ?!
笑傲江湖當然不完全是這種沉重的情節
也有許多至情至性的人物
天真爛漫的性情中人-儀琳和她的父親不戒和尚
玩物喪志的梅莊四友、最情意相挺令狐冲的六師弟-陸大有
總是吵吵鬧鬧、互挑語病鬥嘴的桃谷六仙
每次看到這六個毫無心機的老人在互相鬥嘴的情節,
我總是被他們的對話逗的捧腹大笑 !!!
將近1700頁的故事,真的不是三言兩語能夠道盡
書中有更多的人物、更多的言行能發人省思
年紀越大,越能體會令狐冲那種被誤會也只能啞口無言的心情
也目賭過那種挾著名為正義的旗幟消滅不同聲音的自以為是
好似他只要自己貼上「我才是真理」的標籤,
不管用多麼卑劣的手段對付你都是合理的…………
更見過那種將友情類型化,對自己有利的類型就盡情所能的巴結
對自己無實質益處的朋友就棄之如敝屣、
需要精神上的安慰時才從垃圾桶撿回來玩弄一番………
安慰被滿足之後,又將你棄置在角落任其腐爛................
這些都是千古不變的人性,
只不過從前12歲的我、17歲的我體會不如現在23歲的我來的深刻
未來的我勢必能體會的更深更廣……………….
不知道40歲的我回頭看到年輕時的感想會是什麼心情呢 ?
也許現下我最在意的事物,未來的我卻嗤之以鼻吧~
現在所留下的文字記錄,
未來就會像泛黃的照片一樣,成為我自己彌足珍貴、無可取代的回憶
行文至此,終於能理解寫日記的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