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先從電影開始說起吧

其實從電影上映當時,

就很想看宮崎吾郎導的「地海戰記」,

不過因為網路上惡評過多,

我一直拖到過年才去租DVD來看

靜靜的看完這整部長達2小時的動畫,

再對照網友們的批評,

不得不說有些說的實在是很中肯

先說最多人批評的劇情好了~

娥蘇拉‧勒瑰恩的地海六部曲總共六本

依序是



1.地海巫師《A Wizard Of Earthsea》

下一張(熱鍵:c)
 

2.地海古墓《The Tombs Of Atuan》


下一張(熱鍵:c) 

3.地海彼岸《The Farthest Shore》


下一張(熱鍵:c) 

4.地海孤雛《Tehanu》


下一張(熱鍵:c) 

5.地海故事集《Tales From Earthsea》


下一張(熱鍵:c) 

6.地海奇風《The Other Wind》


下一張(熱鍵:c) 




宮崎吾郎這部「地海戰記」

主要改編自第一、三及四集

表達的主軸是「地海彼岸」的生死概念

和「地海巫師」光明與黑暗

可宮崎吾郎用非常空汎的

「絕對的善vs.絕對的惡」來概括這部經典奇幻文學

整部電影下來,

根本感受不到原著所描寫的群島風貌

更無法認同導演所要表達的概念

劇情的節奏感非常緩慢、故事間的主線也銜接不好

也難怪會被批評如此淒慘

尤其看過原著之後,

就更感到宮崎吾郎的改編功力差他老爸一截

同樣是改編自文學作品的「霍爾的移動城堡」

宮崎駿就有辦法做到保持故事的原味,

但又把它轉化成自己的風格

連原作者都非常滿意.....






話說回來,其實早在將近20年前

宮崎駿就一直在跟娥蘇拉‧勒瑰恩斡旋,

要改編地海成為動畫

只不過當時作者從未看過宮崎駿的卡通

以為會是迪士尼式的做法,所以斷然拒絕

一直到作者有天到友人家作客,

一同欣賞「龍貓」這部經典時

她才驚為天人

當下主動跟宮崎駿聯繫,願意出賣版權給他

其實宮崎駿的許多作品都有地海的影子

像是「風之谷」和「魔法公主」~






結果,

沒想到這部經典改由初出茅廬的宮崎吾郎執導

原著本來不同意(他只相信宮崎駿的能力)

但後來就被「拐」到同意了

(↑因為他們騙原著說,

宮崎駿其實已經不再投入製作,要退休了,

但其實當時宮崎駿正在製作另一部電影→崖上的波妞;

再加上吉卜力製作人鈴木敏夫的強力護航下,娥蘇拉‧勒瑰恩就勉強同意了)

結果,電影首映後,

娥蘇拉很委婉的表示「這已經不是我的作品了」

再加上他知道宮崎駿根本沒退休時,更是憤怒.....






扯遠了,話再說回來,撇開劇情編的爛之外,

其實畫面細膩度跟音樂,仍舊是維持吉卜力高水準

並沒有像某些激烈的網友批評的那麼一文不值

我想,這也是他身為宮崎駿兒子的原罪吧~

做的沒有比老爸好「很多」,就是爛!!!

因為大家都會用超高標準來評斷他

(p.s.但是劇情設定這點真的是非常糟糕,各位看完原著就會知道)

但如果他有下一部作品,

我應該還是會抱者鼓勵的心態去看吧~






話說回原著,

娥蘇拉‧勒瑰恩是美國文壇上重量級的人物

1929年出生 (好老喔~)

從第一部「地海巫師」於1968年完成

到第六部「地海奇風」於2001年完成

整整耗時了33年,

大概跟史蒂芬金寫完黑塔七部曲花的時間一樣吧

這位女士還花了40年翻譯道德經

所以地海六部曲充滿了很多道家思想

而且非常多以女性主義角度出發的思維

再比照西方多以大陸、白人為主軸的奇幻作品;

地海系列的地理設定是島嶼式的,

有些類似東南亞印尼那邊的群島式風貌,

主角人物設定是黑直髮、深皮膚(偏紅黃)的人種

而高大+金髮碧眼的人種,反倒是陲區的野蠻民族

每本的厚度都很薄,大概250-300頁

每本都有獨立的故事主軸

相較於厚實的魔戒,地海顯得精巧許多

不同於魔戒龐雜錯綜的故事線,

地海的故事線非常單純

這是一部沒有什麼對白的小說

而且作者筆下的色彩很淡

再者,並沒有什麼巫師大戰精靈怪獸之類的場面

也沒有情情愛愛的元素

更沒有任何絢麗的魔法

可想而知,這部作品真的很難影像化

不論是動畫還是電影,

都很難表達出作者要表達的概念






但是,我真的很愛地海六部曲

我ㄧ向偏好節奏緊湊、角色鮮明的書

(像是馬奎斯的百年孤寂 那類的書我就啃不下)

地海系列應該是我愛的書中之例外吧

雖不緊湊,但我總是會想一口氣看完他

雖不刺激,但可以讓我回味許久

真的很鄭重的推荐給妳們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柚子貓 的頭像
    柚子貓

    Anne of Jigsaw Valley

    柚子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